中国青年网常州8月25日电(通讯员 戴峤喆) 为学习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8月19日,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在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开展了追溯红色历史、探访革命老兵实践活动。据悉,此次活动实践团队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来自全国二十余个省份的460名在校大学生在电脑前共同游览了刘少奇同志故居,聆听了抗美援朝功勋老兵回忆的战争过往,上了一堂特殊的信仰公开课。
图为线上同步直播实践活动的信仰公开课直播间截图,参与人数最多时达到了480人。中青网通讯员 戴峤喆/供图
伟人故居 红色历史绽光芒
据了解,刘少奇同志故居坐落于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1942年6月17日至7月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东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曾在这里居住并指导抗日革命斗争。19日上午9时许,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故居门前,开始调试相机、话筒等直播设备。九点三十分,直播正式开始。跟随着讲解员李姐的脚步,刘少奇同志旧居里的故事慢慢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当年,刘少奇同志发动当地农民与反动地主熊老七作斗争,“减租减息、增量增资”的口号自赣榆而起,喊遍了山东抗日根据地。游览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时而驻足仔细阅读,时而向讲解员提出疑问,每个人都深深沉浸在那段革命历史里。
队员们从李姐那里了解到,如今市、区政府大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不断发掘赣榆作为红色革命老区的文旅文教价值。2010年刘少奇同志故居被列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刘少奇同志纪念广场落成,并增设了刘少奇同志汉白玉雕像等人文景观。现在这里每年都会接待大量自发前来参观的游客,周边学校、政府机关也将这里作为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队员们欣慰的看到,结合当地正大力发展的生态立镇道路,以刘少奇同志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景点与采摘、观光农业共同汇聚形成合力,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实现着全新的历史价值。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刘少奇同志旧居进行直播。 中青网通讯员 席昊/拍摄
革命功勋 峥嵘历史育今人
结束刘少奇同志故居的参观游览,另一路在革命老兵李爷爷家的实践队员立刻连上了直播信号。当精神矍铄的老爷爷出现在直播画面里时,同学们纷纷在评论区里向功勋老兵致以问候。老人已年过九旬,但依旧思路清晰、吐字清楚。
简单的寒暄过后,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回忆起了解放战争时的往事。他告诉实践队员,那时敌我双方差距很大,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吃的是美国罐头,穿的是美国皮鞋,用的是冲锋枪和大炮,而解放军战士只有布鞋、小米和步枪。可即使是这样,没有一个战士动摇过必胜的信念。李爷爷激动的说:“那时上面给我们下了死命令,必须坚守住阵地。连长告诉我们,前面的人牺牲了后面的人就顶上,务必完成首长下达的任务!战友们都是好样的,没有后退过一步···”他的眼睛里充满着无畏的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一时间,团队成员们都没有说话,大家都被李爷爷描述的当时的场景震撼了。李爷爷的讲述让每一位聆听的同学都感到,岁月并不如歌,它是如此鲜活的可以触摸。
图为革命老兵李爷爷在为同学们讲述战争往事。 中青网通讯员 席昊/拍摄
“我们每天都被感动着。”一路走来,团队成员们都深有感触。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用不屈的奋斗写就神话;今天,被大无畏的奉献精神驱使的中国人仍然奋斗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平美好的新时代,国家依旧呼唤着广大青年人的新使命与新作为。而人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牢记斗争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用奋斗的青春向前辈致敬。
一审编辑张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