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通〔2025〕22号
各二级学院:
根据《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校教〔2024〕25号)和《关于做好学位授予信息即时备案工作的通知》(教学服〔2024〕5号)要求,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即将进入答辩阶段。为保证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有序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答辩
各二级学院要设立答辩委员会,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管理工作,制定答辩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并于5月10日前将答辩工作方案提交至教务处实践与劳动教育科,于5月28日前完成答辩,于6月1日前完成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成绩录入。具体时间、地点由各二级学院自行安排,相关教学秘书应至少在答辩前一周完成系统中答辩分组等信息的录入工作,以保证答辩工作按期进行,并确保系统中各环节工作材料完整无误。
二、论文检测
(一)格式检测
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质量,各二级学院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参考“毕业论文(设计)格式撰写规范”(附件1),提出明确的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并严格执行。为便于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格式检测,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提供了“毕业论文(设计)”格式检测服务。学生可将论文上传至系统进行格式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自行修改论文格式。
(二)AIGC检测
即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检测和识别的方法,我校使用维普论文检测系统,原则上每位学生可检测2次,检测结果显示的智能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不高于40%方可通过。
(三)相似性检测
为避免学术不端,依据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所有毕业论文(设计)必须通过查重检测。我校使用维普论文检测系统,原则上每位学生可检测2次,检测结果总文字相似比必须低于20%方可参加答辩(推优的毕业论文总文字相似比必须低于15%)。为使检测系统更准确地提取作者信息,要求检测文件名的格式统一为:“学号-作者姓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名称”。
以上论文检测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维普论文格式、AIGC检测和查重检测说明”(附件2)。
三、论文信息采集
(一)填报要求
为配合完成2025届毕业生学位授予信息及时备案工作,请各二级学院填写“2025届毕业论文信息采集表”(附件3),并于6月1日前将电子版发送到电子邮箱。
后期涉及毕业论文有关信息的使用,要求以“采集表”中填写内容为准,不得擅自修改。
(二)填报规则
1.导师姓名:可填多个导师,用中文或英文分号分隔。
2.论文类型:学士选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涉密论文”。非上述类型的填写“其他”。不需要写论文的填写“无”。
3.论文题目:若论文类型为“无”,则论文题目、论文关键词、论文选题来源、论文研究方向、论文撰写语种均不填。
4.论文关键词:可填多个关键词,用中文或英文分号分隔。
5.论文选题来源:按照下列内容选填。表格之外的选题来源填写“其他”。
论文选题来源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 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
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 | 外资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国防项目 |
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 | 学校自选项目 |
| 非立项 |
6.论文研究方向:最多可填2个方向,用中文或英文分号分隔。
7.论文撰写语种:中文、英语、日语等。
8.论文题目、关键词、研究方向、专业名称四者之间不能完全相同。
四、其他工作
(一)系统填报
各二级学院需根据“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相关工作时间安排表”(附件4),在6月14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所有过程资料的录入,并确保包括毕业论文最终稿在内的所有上传资料准确无误。在6月14日前将盖学院公章的 “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表”(附件5)提交到教务处实践与劳动教育科。
(二)材料归档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的归档管理,于6月14日前按相关文件要求完成各项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三)评优和抽检
各二级学院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同时,要兼顾毕业论文(设计)评优和抽检工作。2025届毕业论文(设计)评优与抽检的具体工作将另行通知。
联系人:罗圣、姜媛媛。联系电话:88510140(内线6140),电子邮箱:jwsj@oa.czu.cn。
教务处
2025年4月28日